青岛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③: 满眼的房子,找个理想的创业空间却很难
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小微企业对场地的需求各有不同。
初创期,“一张桌子可以开公司”,免费工位是此阶段企业的刚需;成熟期,“需要的不仅是办公室二房东”,服务输出能力是企业选择孵化器的硬指标;扩张期,“一块地可以撬动gdp”,生态化、标准化的生产场所是公司业绩几何式增长的催化剂。
随着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合办公、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遍地开花”。但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很多小微企业来说,理想的“容身之所”还是难以寻觅。
找个优惠的办公空间太难了
“如果能找到免费场地,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有限的启动资金更多地向产品端倾斜。” 刚刚走出校园的青岛金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郑强,一直想在青岛找一个能享受租金优惠的“立锥之地”,但一年多的寻找让他发现这不是易事。
对于还没有生产的初创小微企业来说,近年来兴起的联合办公空间往往是他们的首选办公场地。记者采访青岛几家运营机构,根据不同的位置和定位,青岛沿海一线的联合办公收费标准为600-1000元/工位/月不等,好的位置还会更高。
郑强给记者算了笔账,假设以最低收费标准计算,5人规模的团队每月需要缴纳3000元租金,每年就是三万六。“其他不少城市都有三年免租的优惠政策,这意味着三年至少能为小企业节约房租10万元,10万元如果用在渠道和产品上,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很大帮助。”
“在面向中小企业房租优惠方面,青岛正处于旧政策失效和新政策未出台的空档期。” 青岛一家联合办公公司的创始人说。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青岛于2015年印发了《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创客发展的实施意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此外,各区市关于创业孵化空间扶持的政策也多数已过期。
郑强告诉记者,科技和人社部门有少数孵化载体可以提供免租优惠,但会在创业者学历、行业属性等方面设定门槛,一些区市政府主导的孵化载体,免租的背后是对企业税收的考核。
一家入驻李沧某孵化器的软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房租是先交后返,根据合同看你交了多少税,再按比例返还房租。”
“总之对我们这种初创企业很不友好。”郑强也提到深圳、杭州、浙江等地有许多普惠性的创业租金优惠政策。比如杭州梦想小镇,入驻项目可享受办公场地三年免租,水电、物业等费用的60%由小镇支付, “无经验、无资金、无技术、无场地”创客的乐园,是它的定位。
孵化器大多只是“二房东”
从今年7月份开始,青岛欧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乾浩,考虑到团队扩张的需要,开始着手寻找孵化园区,但考察了一圈,却没有找到合适的空间。“我发现绝大多数孵化器只是起到‘二房东’的角色,在政策指导申报、投融资对接、产业上下游资源链接等服务的作用甚微。”
服务同质化,没有自己的专业和特色,是马乾浩看这些”二房东“的最大问题。
“作为文创类企业,我们希望入驻的园区可以给我们对接文化产业方面的资源。” 马乾浩说,找到一个可以落脚办公的地儿不难,但他们更想找一个能对接资源、有着行业氛围的空间。“在厦门创意文化企业蔚然成风,但在青岛的文创园区里这股风聚不起来,归根结底是园区里同类企业太少,希望接下来青岛文创园区可以多引入高附加值的企业。”
专业园区的缺失,还体现对特定行业小微企业的发展困境上。
青岛必福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主业是生产环保地坪涂料,创始人魏燕彦是“泰山学者”、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她研发的新型环保材料最大特点就是生产过程中也没有化学反应,“虽然我们的产品无任何危化成分,但因为有‘涂料’两字,所以我们就被归为化工类企业。”
按照国家规定,所有化工类企业都要进化工园区,而青岛成规模的化工园区只有平度新河化工园区和董家口化工园区两家,入园标准均规定企业投资额达到三个亿以上,超高门槛让必福高分子这样的小微企业望而却步。“我们的处境是,厂房在化工园区租不到,在普通工业园区不允许租。”
现在,必福高分子的研发工作都已完成,眼看着订单就放在那儿,却因为没有合适的生产场地而无法与客户签约。
魏燕彦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大客户对销售额、年产量等都有要求,我们如果找代工厂加工,他们是不认帐的。” 魏燕彦直言,找不到合适的园区已经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也挫伤了她的创业信心。
同样面临无“园”可入的还有青岛糖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公司创建了自己精酿啤酒品牌——“醇脉”。谈起寻找生产场地的经历,创始人张宽反复感叹“太难了”。“啤酒行业对工厂环保设备的要求很高,成本付出也大,单单一个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办下来就要花费20多万,小微企业很难承受。”张宽告诉记者,目前全市精酿啤酒企业超200家,90%的生产厂房都不合规,“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做,被查了就乖乖交罚款”。
在张宽看来,国内精酿啤酒行业每年以30%的速度发展,但在卫生环境、设备、工艺方面的规范还是空白。“精酿啤酒是家坊啤酒,需要通过制定标准,才能走上规范道路。”张宽认为,在精酿啤酒行业,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考虑在全国率先出台行业发展扶持政策,并号召龙头企业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专业化园区,让精酿行业早日告别“草莽时代”。
厂房难找、土地难批,“换笼”成了难题
“两年来,我走遍了市区和周边的城阳、即墨等几个区市,也没找到合适的标准化厂房。”为了缓解因业务快速拓展所带来的产能不足问题,青岛一家智能制造企业的创始人余先生一直疲于奔命寻找生产场地,但他看的厂房几乎都有问题,要不是消防不合格、要不就是安全不达标,“拥有自己的自动化工厂”这个急切的愿望还是遥遥无期。
余先生曾对某知名工业厂房开发运营商在青投资的产业园区很动心,但后者在交易模式上存在的不合正常商业规矩的现象,让他望而却步。
“租不到合适的,也买不到现成的,我们曾考虑拍一块地,自己建厂区。”余先生说,他曾就此事与高新区、即墨区的相关部门沟通过,但得到的答复都是“操作起来非常难”。
“一方面用地难的根本在于土地紧俏,另一方面征用土地手续十分严格,程序复杂。所有土地出让都需履行招拍挂手续,像我们这种小企业就需要30亩工业用地,如果进行招拍挂,极可能被一些地产企业截胡,更何况小地块政府一般不会批。”余先生说。
由于此前的任职经验,让余先生对深圳的工业土地供应情况颇为了解。“在深圳,像我们这种规模的企业很容易拿到一块二三十亩的地,如果企业确实需要,政府可以限制条件定向投放。”说着他用手机打开地图,给记者展示深圳光明区的卫星街景图。在这个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的区域内,遍地分布着挂有不知名中小企业logo的大楼,而楼内则集合办公区和生产厂房。
早在2009年,深圳市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规划、国土部门在制定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深圳已改制上市企业及重点培育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土地的实际需求,积极组织这些企业参与土地供应“招拍挂”工作,优先安排相关企业进驻产业集聚园及各种存量调整产业用地。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因产品技术过硬,目前余先生公司已经拿到了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投资,估值过亿,计划两年内冲刺科创板。有了上市打算,自持土地的重要性水涨船高——土地是扩充产能的根基、企业实力的佐证,有助于提升通过ipo审核的概率。
说起找地的经历,余先生很有感慨,“深圳对企业的友好,核心是对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友好,所以深圳是最适合创业的地方。青岛学深圳,在这方面也应该多学学人家的经验。”
责任编辑:李青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报网立场。
关于pg电子赏金女王模拟器试玩 | | 法律顾问 | pg麻将胡了模拟器的版权声明 | 新闻许可 |
pg电子赏金女王模拟器试玩 copyright@2014-2020 dailyq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g麻将胡了模拟器的版权所有 青岛日报/青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