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成龙 通讯员 韩晓东
“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借助这个定位器,在飞行员遭遇意外紧急跳伞后,救援队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准确定位并及时搜救。”初夏时节,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实验室,58岁的李洪烈正带领几名教学骨干围绕海上航空遇险搜救定位与搜寻系统进行反复研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应用效果。作为它的设计者,李洪烈把毕生心血都倾注其中。
将李洪烈与飞行员海上搜救事业联系起来的,是曾经震惊中外的南海撞机事件,“如果我们能有一套完善的搜救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确定飞行员的位置并展开搜救,那么,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将得到极大的保障!”李洪烈说,从那以后,他便带领团队开始对搜救系统进行技术攻关,不辞辛苦地往返于部队、工厂、演训一线。一晃十几年过去,李洪烈也从一名青年教员成长为海军无线电领域的专家。
李洪烈多次参加重大演练,为部队解决了大量“疑难杂症”,得到了部队官兵的高度认可。在一次任务准备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个突发技术难题,李洪烈带领技术人员连续工作,他病倒了。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他把办公室移到病房,边输液边带领大家研讨方案。
在学员们眼里,李洪烈不仅是教学先锋,也是科技大拿。从教34年,李洪烈始终走在教学创新的最前沿,走在专业科研领域的最前沿,走在部队应用实践的最前沿。2020年11月,山东省泰山科技论坛在青岛举办,会上,李洪烈围绕“海上航空搜救体系建设与发展趋势”作主题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近几年,海军部队装备升级,对军事院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授课必须紧跟部队装备更新步伐。李洪烈利用一切机会到基层部队,熟悉装备最新情况,保证教材、教案与部队发展同频共振。课堂上,他不拘泥于传统,将多年积累的经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分享给大家。“李教授的课战味十足,信息量很大,我们感觉很解渴。”学员们这样评价。
既教给学员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带给他们向上的精神与力量。李洪烈常说:“有朝气,有理想,不能光靠喊口号,要把朝气和理想融入事业中去,踏踏实实埋头干。”如今,李洪烈的学生已经遍布万里海疆,很多学员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基层部队的中坚力量,接到学员们请教问题、探讨人生的电话,李洪烈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幸福。
在李洪烈的带领下,一支特色鲜明、能力精干的海上搜救团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奋斗,我感觉,我还是个正在爬坡的年轻人,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党员档案
李洪烈,1963年出生,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教授,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员、优秀共产党员。